四月1日  藍興媽祖--萬春宮


在日治時期,台中市以成功路和中山路最為興盛,中山路多為日人開設的商店,而成功路則為台灣人居住為主。在台中速寫小旅行,帶著學員一起領略台中的文化之美。這個月開始有計畫地沿著中區的舊城街道,一條條的進行深度之旅,而成功路上則首推香火鼎盛的「萬春宮」。
 


清康熙二十二年(西元一六六八年)首任大墩區(今台中市)總兵藍廷珍奉派來台時,親率家人前赴福建湄洲朝天閣,恭請天上聖母金身隨船保護來中奉祀,並斥資於現址興建廟宇,定名「藍興宮媽祖廟」,且由唐山聘請名僧來台主持,此為萬春宮之肇始。至清嘉慶午間,廟宇歷經百餘年風霜浸蝕,已缺乏昔日蘶峨氣象,有礙市街觀瞻,當時有地方聞人林開梅、許其昌等人首先倡議修建,並正式將宮號更名為「萬春宮媽祖廟」,整修後,廟貌煥然新,更顯莊嚴肅穆,並一改個人奉祀,四方善信得以公開膜拜,因此香客益增,信仰日篤。
大正2年(西元1913年),總督府為壓制台灣人民間信仰,規定只許建築日式神社,嚴加取締台灣傳統寺廟,並藉市區改正名義,將萬春宮拆毀殆盡,宮內名貴古董、寶器亦被搜括一空,信徒暫借附近店舖,安奉媽祖金身。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,台中市望族林坤、林景焜組織「萬春宮廟宇重建委員會」,重建萬春宮。1947年重建大殿。因經費拮据,於1958年才完成拜殿。1971年重修牌樓,至1975年廟宇才大致完工。
今日的萬春宮為宮殿式的磚造建築,廟宇原本坐西向東,重建後大殿改為坐北朝南,大門仍在東面,形制大異。雖古意不存,仍保存了許多古文物。正殿有一對原石碉刻的石獅,頭上原戴著斗笠,頗為可愛;拜殿頂上的樟木雕刻「蜘蛛結網」是木刻名家胡賢作品,而正殿的一對花崗岩龍柱,也有兩百多年歷史。殿廊兩側有翠綠色的咸豐古鐘,在媽祖神龕正上方,有一塊光緒皇帝題賜的「海晏河清」御匾;廟埕面還有一塊道光四年(西元1824年)的百年古碑,深具歷史價值。萬春宮現有建築雖不到50年歷史,廟中龍柱建材文物卻歷經200餘年。且自300多年前藍廷珍建廟開始,大墩媽祖即於原址,供台中市民祭拜至今。從歷史文化的角度看,萬春宮實有非保存不可的價值。宜指定為歷史建築,妥善保存廟中珍貴古物。


廟門口有一對石獅,廟裡又有一對石獅,而這對在廟裡帶著斗笠的石獅,有很有趣的故事~
原本在重建萬春宮時,已新作一對石獅放置廟門口,後來聽說在現今台灣銀行位址,要開挖基礎時挖掘到一對石獅,而耆老們說這是在日本時代,廟宇遭受拆毀前的那對廟前石獅,那時就埋於原址,因此,萬春宮才會有兩對石獅。據該廟
住持洪永松先生表示,當初只是為了保護有200年歷史的石獅子,免於雨水破壞的簡易防水措施,才在其頭上戴上斗笠。

從平等街口觀看萬春宮側牆,紅色的磚牆搭配後方黃色高樓,還頗有味道。
而另一頭的「永利行」據說已經有90多年歷史,販賣著傳統包裝的餅乾糖果,在這舊城區的成功路上保有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房子,其實還真不少,只是隨著年久失修都已經逐漸頹廢。

今天真的是愉快的愚人節,上課有蛋糕有飲料還有豐盛的沙拉午餐,而認真的同學們完成後的作品,更是各個驚豔四座,尤其駐足圍觀的路人更是讚不絕口。

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中午時分也感謝我的高中好友,為我慶生...真的大大的驚喜一下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住持送給每位同學一個媽祖福袋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看看"咪咪"已經高興到做出鬼臉了...哈哈哈
 
下周,我們將繼續探訪成功路舊街區的老建築,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!


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藝術鴨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