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 
 
知名的文學作家朱天心說過一句話:『我不知道在女兒的時代,他還能這樣牽著他的孩子,繼續四處指指點點,敘說著城市的身世嗎?還是只能在冰冷無味的教科書中尋找?』
 
『柳原教會』是中區舊城最角落的百年建築,見證柳川周遭的歷史演變。從柳原教會出發,走過停車場綠帶,大誠街的兩側只要轉個彎進入巷弄,您會感覺到似乎進入了時光隧道,讓時間就停留在6、70年代的老台灣社會。
 
鉛片房、石綿瓦、鐵皮屋到隨意拼湊的簡易住宅緊緊相連,緊湊的似乎無法呼吸。老人家經常聚再一起說長道短,暖暖的人情味,廟口成了最佳的聚集地,帶著畫筆記錄這個時光流域,從陌生到熟悉,我彷彿也成了這個社區的一份子。
 





"柳原教會"為什麼取名柳原?其實真正的原因也不是很清楚,但是教會長老的解釋似乎也有幾分道理。因為,教會的所在地點就在柳川的沖積扇平原上,因此取名"柳原"。
日治時期的大正年代1915年,由梅甘霧牧師提供的英國教會圖樣興建,1916年完工啟用,100年的建築,隨著周邊環境的改變仍然屹立。
而"柳川"也隨著世代的交替,在這個區域保留了見證歷史的軌跡。
 

走過精武路、福音街的綠帶停車場,大誠街口的清粥早餐店,還保留了五棟鉛片建築。這樣的建築材料可以回朔到國民政府接收台灣的4、50年代。
 
"柳川"本來的名字在上游是邱厝溪,下游住入旱溪又叫秋老大圳。1905年市區重整規畫,河川截彎取直。1916年從大陸杭州西湖移植垂柳於兩岸,才正式定名"柳川"。
 
1945年國民政府退守台灣,帶來大批的軍官眷屬,台中頓時湧入2、3萬人,為了暫時提供居住,於是選擇了柳川沿岸,砍伐柳樹,搭建臨時住宅,"鉛片"便是當時最主要的建築材料。隨著時間日久,家庭人口增加,因此往上加蓋以及往溪裡延伸,就形成了當時的吊腳樓。柳川聚集了大片的鉛片屋,慢慢地也延伸到了福音街及綠川兩岸。雖然現在都已經拆除,但是在福音街附近的大誠街兩側,仍然可以見到少數保留下來的屋宇。
 
 
大誠街精武路口,最明顯的就是分站兩側的早餐清粥及二樓高。早餐清粥的建築外牆仍是那個年代的"鉛片",而右側的"貳樓高"則數於這個區域較早的新式水泥磚造建築。

 
清粥早餐的背後是"隆昌棉被行",堅持傳統手工棉被,不時可以看到開車載著棉被來這裡整理或重新打製的客人。而層層疊疊的屋頂已經換上較新的鐵皮建材,很有味道。
 
 
 

往大誠街繼續走進去是"Modism cafe'"摩登年代,年輕人保留了建築外觀和結構,以拿手的咖啡和甜點吸引不少饕客前來,有的是著迷於手工甜點、率性老闆風格,而我則是迷上照樣的建築歷史況味。

 
轉個彎,進入"薛府王爺廟"的街道,對角可以看到整片的"石棉瓦牆"。70年代流行的屋頂建材,85年代曾經因為颱風讓中部屋頂掀翻,石棉瓦一片難求。然而隨後在世界衛生組織高告石綿唯一級致癌物後,也逐漸消失匿跡。這裡的大片外牆搭配低矮老屋,我就喜歡這樣的垂直線條。

 
繼續往前走,退縮在左側樓房裡的"天空之城",我喜歡叫它做"天空之城",好像卡通動畫中的移動城堡。因為颱風、地震的摧殘,敲除的頹廢殘牆,搭配不斷修補的外牆,鐵窗、鉛片、鐵皮、木框...,看起來真的像是"天空之城"。
 
從天空之城腳下走入"巷弄",仿佛進入了時光隧道。"迷宮",真的像極了迷宮,走進去真的會沒有東西南北。
 

"比高"的電線桿,在這裡到處都是,過去低矮的房子不斷增建加高,大型機具無法進入巷弄更新,只好在接上一根防腐木桿,接高了的電線桿,一桿一桿似乎在比高。

層層疊疊的鐵皮屋頂和電線桿成了這裡最美的風景。
 
巷弄裡走累了、迷了路,"三時茶房"是最好的歇腳處。再老屋裡喝杯古早味"杏仁茶",慢慢品味這巷弄裡的點點時光,或許你會有更多的感動。
 

"薛府王爺廟"是這裡的信仰中心,街坊老人喜歡在這裡曬太陽聊是非,兩側都有近百年的老民宅。我最喜歡這排有著小閣樓的房子。屋裡老人安居於此,要不是聊天,您真不知他們都身懷巨賈,有著不同的年輕打拼故事。我喜歡靜靜地聽他們聊天,樂天、知命,"選個好日子"成了他們的口頭禪,我就是愛和他們聊天。

隆昌棉被行旁邊的巷弄又是另一條迷宮,有隱藏的巷道、有更窄小的"摸乳巷"。
 

 
從2016年12月開始帶著學生亂逛,走讀這個區域的建築歷史,到現在也快四個月了,雖然還有好多條路沒有畫下來,像是隱藏的巷道、豆干厝、摸乳巷...等等,我想,接下來可能得靠自己再慢慢地再補上了。

 
農糧署中區分署"台中辦事處",是我們走讀這區域的最後一個點。1921年興建的機構建築,再過四年也將滿百年,套一句作家朱天心的話,我們的小孩是否還有機會帶著他的小孩像我們一樣看著它畫著它.......



Modism cafe'

Modism cafe'

薛府王爺廟的門神


 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藝術鴨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